返回第472章 刺激效果显著,爆发式发展(1 / 2)南山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1989年,华夏首富给大家带来的冲击力,还是非常大的。

特别是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更是如此。

此时的富豪榜,东瀛那边上榜的几乎都是房地产厂家,所以大家对房地产都是充满了热情。

而华夏这边第一个上榜的是汽车行业,自然会让许多人将关注力放在汽车上面。

去年刚刚成立的双环汽车修配厂,此时内部就在讨论着新的方案。

“厂长,我们现在主要负责维修相关部门提供的bj212车型,这样子的业务虽然不错,但是挣的钱肯定没有自己生产来的大。”

“像是bj212那样子的车型,生产难度也就那样子,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我觉得公司是不是也可以自己去生产一款车型,然后拿到市面上销售?”

赵志强是双环汽车修配厂创始人赵志刚的堂弟。

如今在厂里面负责技术之外的各种其他事务。

在他看来,生产汽车的难度没有那么高。

厂里面现在具备bj212的全套技术,发现难度其实也就那样。

最麻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都是直接从别的厂那边采购。

剩下的其他零件,要么自己生产,要么找配套厂生产。

只要把它们组装起来,就能拿到市面上去销售。

这中间的利润,绝对比修车要更大。

关键是在他看来,造车企业肯定比修车厂要高端很多,在当地的地位也完全不一样啊。

“你也觉得我们厂应该自己去造车?”

赵志刚原本还有点纠结,现在听赵志强这么一说,心中的想法开始变得坚定了起来。

宝马汽车集团那边,江辉靠着自己造车、卖车,已经成为华夏首富了。

那45亿美元的身价,实在是给人带来了太大的刺激。

原本他觉得自己去年成立修配厂到现在,才过了一年的时间就挣了上百万元,已经算是非常利害了。

可是跟江辉比起来,差距不是一点点大。

“造啊。”

“肯定要造啊。”

“国内那些车企生产的汽车,除了宝马汽车集团之外,其他的也都就那个样子。”

“我们只要从中找到一小块市场出来,就足够过上好日子了。”

“比如一年卖个一万辆汽车,每台车就算是只能挣1000块钱。”

“那也有1000万啊。”

赵志强很是激动的说道。

改革的春风已经吹遍各地,赵志强也想好好的体会一下有钱人的感觉。

“行,既然你也这么想,那我们厂就也去生产汽车。”

“不过我只对bj212这款车比较了解,自己去生产的话,肯定不能直接去造bj212。”

“要不然不可能比首都汽车制造厂搞的更好。”

“那我们应该去搞什么车才行呢?”

赵志刚心中有了决定之后,自然就要开始尽快的把这个想法落实下去。

民营企业,基本上只要老板下定决心去搞一个事情,进度是可以很快的。

反正他们暂时也没有打算跟宝马汽车那样正规的去造车。

“这个也很简单,我们直接找一款卖的比较好的车型来借鉴一下。”

“然后自己去找一些配套厂生产零件,组装出来之后进行销售。”

“只要把价格搞的足够便宜,生意肯定是能够做的。”

赵志强也快速的想着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国内造车的企业不少,但是很成功的并不是很多。

他们双环汽车要搞成什么样子的,自然就要好好的思考一下。

“按照你这个思路的话,那么就可以大幅度的节约前期产品设计的环节。”

“我们只要把车买回来拆解一下,让供应商按照拆解的零件去生产实物就行。”

“初期的时候我们主打小城市的市场,避开其他大车厂的竞争。”

“只要把价格做的有优势,销量应该还是值得期待的。”

赵志刚越说也越觉得这个方案可行。

他有点迫不及待的想要生产属于自己的汽车了。

那种成就感肯定是很不一样的。

“发动机和变速箱从外面买,目前市面上销量最大的应该就是南山发动机的1.5l发动机了。”

“变速箱的话,首都齿轮厂的4mt,我觉得就行了。”

“其他一些零件不是那么的关键,谁生产的便宜,我们就找谁做。”

“今年应该新出现了不少民营零部件企业,它们生产的零件成本很有竞争力。”

“同样一个零件,民营企业可以做到比国企便宜三成,甚至是五成。”

“我们的零件都从这些厂采购的话,最终的车型成本肯定是很有竞争力的。”

赵志强虽然今天才第一次的跟赵志刚讨论造车的事情。

不过他的想法倒是很丰富。

知道应该如何去把产品搞出来。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懂技术的人很重要。

但是懂得经营的人,其实一样重要。

“那就按照你说的这个方向来搞,要尽快的选择一个目标,把产品搞出来。”

赵志刚也不是婆婆妈妈的人,要不然也不会创建双环汽车。

很快的,他们就把目标锁定了本田的crv车型。

这款原本历史上要在1995年才推出的城市suv,因为路虎汽车提前引领了城市suv的浪潮而提前在今年1月诞生了。

作为寄托了本田汽车比较高期待的一款产品,crv上市之后的表现很是不错。

虽然还没有通过正式途径进入到华夏汽车市场,但是赵志刚却是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了这款车。

并且还拿到了相关的一些照片。

他就准备单纯的依靠照片来做一些模仿。

因为现在搞一台进口crv,成本太高。

他有点受不了。

……

“哥,江辉依靠宝马汽车集团成为了华夏首富。”

“我觉得将来你依靠我们吉利汽车,也能成为我们市的首富。”

李大贵现在对公司的前景充满了期待。

按照现在的发展节奏,年底公司的第一款轿车又能小规模的进入到量产状态。

到时候他们就彻底的从一家生产冰箱的企业变为生产汽车的企业。

伴随着改革的快速发展,各地的有钱人数量也会迅速增加。

大家对于汽车的追求,也是非常高的。

“宝马汽车集团跟国内任何一家汽车厂都是很不一样的。”

“人家是真的掌握了核心科技。”

“再加上江辉又是一个天才级别的汽车设计师,所以人家才能成为首富。”

“我们厂想要发展壮大,就只能别出蹊径的去选择一条发展道路了。”

“不过我感觉似乎国内现在越来越多的汽车厂选择了跟我们一样的发展道路。”

依靠低价路线来拓展市场,这是包括吉利汽车在内的许多车企都在走的道路。

首都汽车制造厂那边的首汽之光的成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之前宝马汽车的宝马之光,那就更加不用说了。

再加上前两年上市的夏利汽车的微型轿车,销量也还过得去。

所以大家对微型轿车的关注度,开始变得高了起来。

“国内的汽车市场前景很是广阔。”

“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汽车巨头开始在我们华夏成立合资公司来生产汽车。”

“现在国内虽然也已经有许多的汽车厂,但是除了宝马汽车集团之外,我觉得其他的都不需要特别的担心。”

“我们完全可以找到一条属于我们的道路。”

李大贵比李书富更加的乐观。

华夏人口那么多,沿海地区的发展在改革之后也快了很多。

他们初期只要在省内取得一些市场,就能活下去。

然后再慢慢的拓展市场。

整体来说,汽车对于这个时期的华夏人来说,还算是妥妥的高端消费品。

大家对于汽车价格还是比较敏感的。

如果吉利汽车能够把价格给降下来,肯定是有市场的。

“你说的也有道理。”

“不过我们要好好的规划一下将来的发展道路。”

“要不然的话,指不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我们就会被淘汰。”

李书富的危机意识还是比较强的。

国内那么多的汽车厂,肯定不可能每一家都获得很滋润。

到时候一定有一批厂家会被淘汰。

他不希望吉利汽车成为被淘汰的厂家之一。

“嗯,这一点我是完全认可的。”

“没有点自己的特色,消费者凭什么要买我们的产品?”

“低价就算是我们初期发展最主要的营销点了。”

“最大程度的压低汽车销售价格,把我们的销量做上去,把影响力提升上来。”

“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

李大贵跟李书富就公司下一部的发展情况,好好的交流了一下。

而在云贵高原那边,去年刚刚成立的云雀汽车内部,此时也是在进行一场唾沫横飞的讨论会。

“周总,我们选择跟斯巴鲁合作,导入它们的生产线和产品,是完全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

“到时候我们的微型车在市场上可以完美的避开宝马汽车集团的产品,也能跟首都汽车制造厂、一汽大众、一汽丰田、沪上大众和沪上汽车制造厂等各个主流厂家的产品错开发展轨道。”

“也就是夏利汽车那边的产品定位跟我们比较接近。”

“但是目前为止,夏利汽车主要是在北方市场发力,南方这边的影响力还比较弱。”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