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三十六章 船炮(1 / 2)夺鹿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甲喇章京卢可用看见河中三艘坐滩船舰时,就在心头暗道不妙。

老练将领的直觉,让他劈手取来望远镜,向河中的敌船看了一眼,估计高度,再看向岸边河堤露出的赤色角旗,回身大喝。

“传!水兵出舱、铳炮装弹、放右披水板,右满舵!”

船旗变换招展,船艏船艉楼上的军兵大声疾呼。

“水兵出舱!”

“铳炮装弹!”

“放右披水板!”

“右满舵!”

此起彼伏的命令,从卢可用的座舰,经船艏楼与前船艉楼,依次向前传递,待抵达首舰,又再度传了回来。

到这时候,首船才保持满帆的状态,绞动绳索,将右舷收在甲板上如同巨大船桨的披水板放入河中。

其后船只,次第如此。

一艘艘战舰的右侧披水板放出,改变船身右侧水流阻力,加之船帆向前的风力,聚成向右前方的推力,使船队在航行中自前向后,依次于河上打了右转弯。

卢可用非常果断,看出前方河道是个陷井口袋阵,就知道河道不可回转,立即决定将二十四艘战舰的船首炮齐齐转向南岸,准备以麾下一甲喇兵力强行登陆,跟岸边的敌军周旋一阵。

说是强行登陆,不过卢可用其实并不认为这事有多凶险。

他判断,岸边借河堤隐蔽行军的元帅府骑兵虽然东奔西跑,热闹得很,但兵力其实不多。

他所见所闻,过了鞍山驿的地界,一路向东北遍地黑烟。

再加上辽阳的攻势,元帅军远征的部队再多,也架不住军队如挥洒泥沙般四面出击。

马步军不像水军,人马总要休息,他们在昼夜之间做下好大事情,今天就是元帅军最虚弱的时候。

船队急停转向,船上水兵也蜂拥而出,持弓铳者立于船头警戒,另有马兵放长板搭桥,牵战马下船,在岸边浅滩涉水登陆。

突然,柳堤传来尖啸,几支起火白日升空。

辽阳城上,西北名为平胡楼的角楼之上,刘承宗扶栏持镜,远望河畔。

燃放起火,是第一旅千斤炮队伏击的信号。

他的位置俯视之下,二十里外河沿南侧的战场一览无余。

望远镜下,左光先的骑兵在长堤南侧的田地密集调动,随着一支支起火升空,隐藏于长堤柳岸的一旅神器司炮兵轰然开炮。

接近一里长的堤段,一门门千斤炮次第放响,震荡而起的大片硝烟将沿岸遮蔽。

待望远镜里硝烟逐渐散开,如远天滚雷般的炮声才缓缓传进刘承宗耳朵里。

刘狮子在心里默数:十二根银条。

卢可用的推测没有错,今天确实是元帅军最弱的时刻。

昼夜之间,分掠郊野、攻城破城、搜运资财、收容俘虏、弹压城池、袭取东京。

一系列事情在短时间做下去,刘承宗手边能动弹的,只剩左光先游兵营那两千人了。

实际上就连游兵营,也同样一个昼夜没歇,只是仰仗马匹,士兵的精神还凑合而已。

至于隶属第一旅的神器司炮兵,晚上运弹药、白天运火炮,六百四十人的编制,能拉出去作战的不到三百,也是强弩之末。

但是听这炮声,刘承宗知道,他的炮兵精神状态和作战热情,是前所未有的高涨。

因为他派了监军。

二十四名羽林骑,在羽林孤儿刘翼仁的率领下,安插到十二个炮组中,临阵督战。

督战队这玩意遭人恨,但是在今天的太子河畔,羽林骑督战是个例外。

因为他们领了刘承宗的命令,是专门过去统计战果的,命令就一个,十四人的千斤炮组,只要打中一炮,就赏新铸银条两根。

左光先的游骑营,也一样安插了同款督战队。

刘承宗知道,他的兵累了,现在也确实是元帅军最人困马乏的时候。

但他富有啊!

统治青海五年,不如在辽东刮地皮一天,手上银子这么多,当然要扔出去!

河堤上十二门炮一轮齐射,扔出去白银四百两。

城下随军匠人四个炉子火力全开,又铸出银条二百根。

捡钱,从未如此简单。

如果柳堤上的元帅军炮兵看向监军,那他们用的一定是看向财神爷座下送财童子的虔诚眼神。

但事实上,他们根本没空看监军。

伴着重炮接连开火的巨大轰鸣,河堤上硝烟尘土震荡而起,七斤八两的炮弹劲射而出,瞬息飞越百步,重重轰在河中舰队末尾的沙船之上。

九颗炮弹齐刷刷地轰在船艏,如破纸般打穿五寸船板,轰进艏楼内的船舱之中,而真正造成杀伤的,却是另外三颗炮弹。

一颗弹道稍向上偏,擦着艏楼砸进甲板兵棚,在棚内惊起惨叫连连,碾出一条血路跃至甲板,溅着鲜血肉末嵌进杉木一体制成的主桅底部。

另外两颗则向下稍偏,都打在船首水线以下,将水下甲板先后钻出个两个拳头大的洞,打进底舱之中。

“中了!”

岸上还没来得及欢呼,河中二十四条沙船的船首炮、持铳水兵就朝岸上硝烟密集之处展开还击。

海州水师的战船,看上去不怎么样,船板还没后金的楯车厚,船上的大炮也只在船首装备一位。

就这一门船首炮,其是也冒了很大风险。

沙船在设计上,就不是一种装备火炮的舰船,把重炮装在船头,为保证船舰均衡,船底舱要放很多压舱石,尾部遇险减速之用太平篮,也提前装上了石头。

这种沙船装大炮的改造,其实也是崇祯四年皮岛海战时的创新。

因为在此之前,大明在北方海域根本就没有敌人,更没有在海上用炮的敌人,所以船壳薄,也不在意舰载火力。

这从眼下太子河上的战事就能看出来。

二十四条船,载八门两千斤红夷炮、十六门两千斤大将军炮,火力看上去比元帅军一个旅的野战炮还强大。

但实际上……他们的大将军炮,比红夷炮要好。

虽然都是两千斤,大将军炮还是尚可喜到海州后自己铸的,他手上没有合适的铸炮匠,仿制的无敌大将军炮,口径、倍径都不大,只能打六斤炮弹。

本站域名为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